close

坦白說這是我看的第一齣有劇情的舞台劇,
一直覺得進劇場看劇是件離我非常遙遠的事。

一進去看到的是一片黑色的舞台,
有著黃黃的燈和二三樓觀眾席上像是鷹架的東西,
突然想起
如果,愛這部電影裡的劇場,
也是這樣一般鷹架林立,頓時有種親切的熟悉感。

開場前,與觀眾入座的同時,舞台上燈光隱隱的亮著,
一橫一直的兩根木桿交錯的在台上移動,彷彿一個黑色的十字架,
諷刺的想要訴說著什麼。
所有的女性演員,或單獨或成對的在台上奔跑,
匆忙的神色像是在躲避危難,但就在要碰到觀眾的前一刻,
又像是撞倒牆壁般的折返,奔跑離去。
這樣一個具有互動性又詭譎的鍥子配上漸強的現場配樂,
在戲劇的最初就深深的抓住了我所有注意力。

從劇本來說這齣劇可以分為四個段落,分別是序章、引子、高潮和結尾。

在序章裡拋出了一個不斷向前奔跑飛越的印象,
一面訴說著內心糾結苦悶而無處遠走的痛楚,
隨著情緒張力不斷加強,
旁白語調、舞者肢體和背景光影變換隨著加快,
極致後的斷裂,是聲嘶力竭吶喊尖叫。

引子的人物以小棋兵的形象出現,
簡化而有趣的表現了吶喊竇娥中所強調的主題,
並寫由說書人帶領觀眾進入吶喊竇娥的故事開端。
故事開始的鋪陳用相當有創意的手法快速而明確的交代了
竇娥對父親的情感與被父親送到王婆處時的曲折,以及對婚姻的憧憬和絕望。
進入衙門前的劇情用跳動式如愛麗斯夢遊仙境的敘事法,
一個個有趣小故事串連堆疊出邁向悲劇的竇娥。


吶喊竇娥高潮當然就是在上刑場前對著天地吶喊咒誓。
同時竇娥的冤魂在高台上回想般覆誦著相同的字句,
兩個竇娥死前發出最後的吶喊,情緒達到高點後全場摒息。
最後的結尾交錯了陰陽兩界,真假虛實之間父女相認、案情明朗,
正義得到伸張,
一切回覆平靜。
劇中不斷重複出現遇到困境想要全力向前奔跑(而不是向後),
除了是一種怒到極處無可發洩外,原來更是想要奔回父親懷抱的殷殷企盼。
而奔跑、逃跑與為什麼要逃反覆自問、流氓貪官幽默呈現,
都在在的提引一個無法回答的疑問:悲劇會什麼會這樣子產生?
這裡面能夠抒發的東西很多,但是我想真正能解答的,
只有生命的真理。


如果把整個舞台比喻成畫布,那麼吶喊竇娥就是一幅不可思議的畫作。
舞台燈光與背景的穿梭以及高台的架設,使整齣戲在視覺上收穫豐富。
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序章所使用鳥在飛翔的投影、
生死兩個竇娥上下交錯的對白、流氓與郎中的翻轉木板、
竇娥父女相認時象徵陰陽兩格的不規則白幕,
還有,最深刻的,
是劇終前最後一景:
一個白衣的小女孩,輕輕的伸手向上,
全黑的布景純白的她,輕輕的向上充滿希望的三角形,
落幕的雨聲訴說著全新的開始。

在看完後讓人有種精神上的飽足感,
需要在位子上靜靜的消化,一時竟無法起身離開劇場。


劇中貪官污吏段並不使人討厭,而是以百老匯音樂劇的輕鬆方式呈現,
歡樂舞曲無奈而放棄的無慮與輕鬆,反映出了可惡與不可惡之間的矛盾點,
也逆向地道出了司法的黑暗與絕望。究竟是誰有權、為何有權,來做這些事情呢?
看完這齣戲,這個法律的老問題又重新找上了我,
在回家的路上,不斷迴響,
迴響,
迴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scar4959 的頭像
    oscar4959

    繭之心

    oscar49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